常见蛋白质印迹问题的提示和技巧

常见蛋白质印迹问题的提示和技巧

蛋白质印迹是研究实验室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用于研究感兴趣的蛋白质。蛋白质印迹用于抗体验证、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以及许多其他应用。1然而,生成可解释的蛋白质印迹结果可能具有挑战性。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高背景

可能是由于 尝试这个
高抗体浓度 使用一抗和二抗进行滴定。包括已知的蛋白质对照。
封闭液 使用新鲜的封闭液,增加封闭时间/温度,尝试不同的封闭剂。
印迹在封闭/洗涤过程中干燥 确保膜在封闭和清洗步骤中被充分覆盖。
洗得不够 增加洗涤次数和洗涤液体积。确保至少洗涤 3 次,每次 5 分钟。
胶片曝光过度 尝试较短的曝光时间。

没信号

可能是由于 尝试这个
抗体浓度太低 使用一抗和二抗进行滴定。包括已知的蛋白质对照。
样品中目标含量低 增加凝胶上的蛋白质浓度。建议滴定。
一抗和二抗不匹配 确保二抗针对一抗的宿主物种。
转移问题 使用带有颜色的蛋白质标记来检查转移。使用对照蛋白优化转移。转移前检查是否有气泡。
洗次数太多 减少洗涤次数。

多频段

可能是由于 尝试这个
凝胶超载 滴定加载在凝胶上的蛋白质样品。
使用过多抗体 使用一抗和二抗进行滴定。包括已知的蛋白质对照。
胶片曝光过度 尝试较短的曝光时间。
阻塞问题 使用新鲜的封闭液,增加封闭时间/温度,尝试不同的封闭剂。
目标蛋白的翻译后修饰 研究发表了目标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例子,可以提供生物学解释(即磷酸化、糖基化、核糖基化)。
翻译后裂解 许多蛋白质被合成为前蛋白质,然后被切割成活性形式,例如前半胱天冬酶。研究针对您的目标发布的示例。
拼接变体 选择性剪接可能会产生由同一基因产生的不同大小的蛋白质。研究针对您的目标发布的示例。

常见细胞污染分类和污染的处理

常见细胞污染分类和污染的处理

常见细胞污染

细胞污染——培养物出现浑浊、混浊。培养液pH值升高,液黄。细胞异常的形态,如胞质内细菌吞噬体。细胞的生长速率减缓,对数生长期变得不规律。异常的细胞死亡或细胞溶解情况。

 

真菌污染——培养液可能出现异味。培养皿内有异常的颜色、纹理或斑点。细胞显示出不正常的细胞形态,如真菌吞噬体或真菌丝状体。细胞的生长速率可能受到抑制,细胞数量不断减少。

 

支原体污染——支原体污染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细胞培养液变化。因此,支原体污染通常需要PCR或DNA杂交来检测。可能出现感染迹象,如出现包涵体或囊泡。细胞的生长速率减缓。

 

常见污染处理

因污染会改变细胞表型,在细胞种子充足及排除污染因素的情况下,首先丢弃污染细胞,重新复苏。

在未检测的情况下沿用当前细胞试剂及耗材可能导致污染扩散,应及时灭菌或丢弃。

 

如果怀疑细胞培养受到污染,应立即采取行动来确认并解决问题。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

 

1.隔离:将受污染的培养物隔离,并最后处理污染细胞,以防止污染蔓延到其他培养物中。

 

2.污染源排除:查找和消除污染的来源,可使用无抗LB摇菌培养或污染检测试剂。

 

3.更换培养液:将受污染的培养液更换为新的培养液,细菌污染添加敏感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真菌添加两性霉素B,支原体添加氧氟沙星以控制污染。

 

4.细胞重新传代:如有必要,将细胞重新传代到新的培养皿中,离心速度低于平时,200-300g。

 

5.污染检测:进行污染检测,以确认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操作手册

● 原代细胞提取

● 血清更换注意事项及步骤

● 血清储存及化冻

● 持续更新中

 

原代细胞提取-1

固体组织样品(肝,肺,肿瘤等)

1.分离组织后立即移入超净台操作(<20min),或放入组织保存液中四度保存(不超过48h)。

注意:以下步骤均需无菌操作,且保持低温!

2.取一无菌小皿,加入3ml预冷的PBS,放入组织清洗。重复此步骤一次。

3.用无菌剪和无菌镊(高温高压灭菌)去除脂肪或坏死区域等非目标组织。

4.转移组织块至一无菌15ml/50ml离心管中,加入组织体积10倍的advanced DMEM/F12培养基(缓冲液可自行调整,与后续培养体系一致)。离心管置于冰上,用无菌剪将组织剪成肉泥状。(此步骤注意低温)

5.四度600g离心5分钟,去上清,加入消化液(浸没组织),37℃摇床(800rpm)消化15min,视解离状态调整消化时间,一般不超过45min。(消化液需视组织类型自行调整。一般组成为胶原酶1和4,浓度为400-1000U/ml,以及核酸酶5-20U/ml,可选择添加10uM ROCK抑制剂以提高组织活率。)

 

原代细胞提取-2

6.消化结束立即冰上,加入体积6%的血清终止消化,四度离心弃上清,用巴氏管吸取1-2ml全培养基重悬后细胞滤网过滤,根据后续目的和细胞类型选择滤网大小(类器官需要细胞团一般选择较大的100um,建库的单细胞悬液一般选择70um或更小)。

7.视上一步沉淀颜色选择是否裂红,裂红至沉淀无明显红色即可。裂红液现配,至少10ml,常温避光裂红10min。

8.用巴氏管充分混匀细胞悬液,吸取10ul细胞悬液与2x台盼蓝混匀后计数板计数。一般细胞活性>85%为达标。如不达标,则低速(200-300g)四度离心后弃上清,重悬,再次计数和测量活性,直至达标。)

9.计算所需细胞数量并进行下一步操作,直接种板培养,点胶,或上机等。

 

液体样品(血液,胸水,腹水等)

1.直接600g四度离心5min后弃上清,用medium重悬清洗两次。

2.过滤可选,直接进入裂红判断步骤

3.后续步骤同上。

常见培养基类型及适配细胞

常见培养基类型及适配细胞

常见培养基类型及适配细胞

DMEM

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DMEM是由美国科学家Eagle于1959年改良的,多用于上皮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平滑肌细胞。

        成分:DMEM包括基础培养基,如高糖量的DMEM和低糖量的DMEM。DMEM包含的主要成分包括高浓度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盐类、L-谷氨酰胺和胰酶抑制剂。适用范围广。

MEM(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MEM最早由Eagle于1959年开发。可用于成纤维细胞和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等。

        成分:MEM为低基本培养基。MEM可以具有不同的变种,如Eagle's MEM和Earle's MEM,它们在成分和用途上略有不同。

RPMI-1640(Roswell Park Memorial Institute Medium 1640)

 RPMI-1640最早是由Moore等人1966年开发的,多用于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培养。

        成分:RPMI-1640是一种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

F12(Ham's F-12 Nutrient Mixture)

  F12培养基最早是由Ham于1965年开发的。多用于MDCK、神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人内皮细胞。

        成分:F12包括氨基酸、葡萄糖、核酸、维生素和盐类。另有是 DMEM 和 F12 的 1:1 混合物的DMEM/F-12 培养基。

alamanda-polymers聚氨基酸:常见问题解答

alamanda-polymers聚氨基酸:常见问题解答

Q1:什么是聚氨基酸?

聚氨基酸,有时也称为多肽,是由氨基酸重复单元(即-[NH-CHR-CO]x-)制成的合成生物聚合物。

Q2:聚氨基酸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聚氨基酸用于各种医学和生物应用,例如:
– 细胞粘附
– 药物输送
– 基因治疗
– 诊断
– 肿瘤学
– 抗菌
– 抗真菌
– 表面化学

Q3:聚氨基酸的合成采用什么工艺?

多肽是通过α-氨基酸N-羧酸酐(NCA)的开环聚合获得的。

Q4:为什么Alamanda的聚合技术好?

我们的工艺之所以优越,有以下几个原因:
– 控制分子量(即链长)和组成(对于共聚物)
– 低多分散指数 (PDI=1.01-1.2)
– 不使用金属催化剂,即不含金属的聚合物

Q5:为什么低多分散指数和对分子量的控制对您来说很重要?

多分散指数(PDI)是聚合物中分子量分布的量度。 PDI 接近 1 会产生链长均匀的聚合物。对分子量的控制可以获得您期望的精确链长。因此,我们的聚氨基酸可以确定您所需的最准确的链长和组成,从而提高您的实验效率并节省您的资金。

Q6: Alamanda 的聚氨基酸采用哪些方法纯化?

通常,聚氨基酸在聚合后通过在水中或有机非溶剂中沉淀来纯化,并且在氨基酸侧链脱保护后通过透析来纯化。所有水溶性聚合物最后都被冻干。

Q7:Alamanda 的聚合剂合成聚氨基酸有多长时间了?

自 1999 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 NCA 聚合,特别是聚-L-赖氨酸的研究。

Q8: Alamanda 的聚氨基酸使用哪些方法进行分析?

多分散指数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 (GPC) 在含有 0.1M LiBr 的 DMF 中于 60°C 测量的,或者是通过 GPC 在水性缓冲液中测量去保护的多肽的,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使用构建的校准曲线来自窄多分散性 PEG 标准品或 TALLS 的通用校准。平均分子量通过TALLS或通过使用氨基酸重复单元与并入的引发剂峰积分比的质子NMR光谱来提供。

Q9:对于聚-L-赖氨酸衍生物,我应该选择哪种抗衡离子?

如果你不从事基因治疗工作,你可以选择便宜的聚L-赖氨酸衍生物,即三氟yi酸盐。化学反应性方面没有差异的报道。此外,所有聚-L-赖氨酸三氟yi酸酯链长 (PLKF) 都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如 DMF、DMSO、NMP 或 DMA。如果您使用 DNA 和 RNA,我们强烈建议使用氯化聚 L-赖氨酸衍生物,因为文献中已描述了三氟yi酸盐、氢溴酸盐和盐酸盐聚合物之间的差异。

Q10:如果我的链长或聚氨基酸不在目录中怎么办?

我们可以进行合同或协作定制合成。

Q11:聚氨基酸的处理条件是什么?

由于我们所有的聚氨基酸都具有吸湿性,因此应使用湿度尽可能低的干燥室来快速称重或处理聚合物。我们还强烈建议在溶解后、使用前对聚氨基酸进行声波处理 10 分钟,以去除任何聚集物。

Q12:聚氨基酸的储存条件是什么?

我们建议将所有聚氨基酸储存在干燥、低于 -15°C 的惰性气氛下。

雷磁滴定仪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雷磁滴定仪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雷磁滴定仪是根据电位法原理设计的用于容量分析的常见的一种分析仪器。电位法的原理是:选用适当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与被测溶液组成一个工作电池,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被测离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因而指示电极的电位随之变化。在滴定终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变,引起电极电位的突跃,因此,根据电极电位的突跃可确定滴定终点。
  雷磁滴定仪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仪器常见的故障是指示灯不亮、电磁阀控制失灵或搅拌器损坏等,排除方法如下。
  1、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不亮,应检查电源插头及接线是否正常,若都正常,则属指示灯坏,应更换指示灯。
  2、调节终点时,如电表指针不动,可检查读数开关是否按下。
  3、滴定开始开关按下后,如终点灯或滴定灯不亮,系灯环,须换新灯。
  4、如终点灯和滴定灯均亮,而且电磁阀插头没有插错并*插入了,但无滴定剂滴下,则是电磁阀发生了故障,可重新调节支头螺钉。
  5、如关闭电磁阀后,仍有滴定剂滴下,则为漏滴现象,可将电磁阀头从阀体上旋下,用小螺丝刀旋动调节螺丝和支头螺钉,直到关闭电磁阀时无漏滴,开通时滴定剂可滴下为止。
  6、如电磁阀无漏滴但有过滴定现象存在,则是滴定控制器的故障,可将预控制指数调大一点,但不宜太大。以免滴定时间过长。